探索風險減量新模式,筑牢基層防災減災防護網。12月12日,由中國災害防御協會、中國平安聯合主辦的"平安守護·防患未‘燃’"2024年基層應急能力提升公益活動在南京舉行;顒由,中國平安旗下平安產險與中國災害防御協會聯合發(fā)布《城市重點消防安全與火災防控指引》系列科普叢書,與中央財經大學、北京師范大學等機構聯合發(fā)布《科技賦能風險減量白皮書》。
其中,《城市重點消防安全與火災防控指引》匯聚了行業(yè)協會、高校、科研機構等對城市消防安全的多年研究,結合平安產險的30余年承保經驗、風控研究等多維實踐,深入剖析城市火災的災害與成因,解讀防控知識。《科技賦能風險減量白皮書》收錄了自然災害、安全生產、社會安全和新興風險等領域的國內外經驗及平安產險實踐,為中國完善了風險減量行業(yè)研究的空白。
活動上,平安集團黨委副書記、副總經理黃寶新表示,近年來中國平安積極運用大數據、云計算、物聯網等科技創(chuàng)新手段,探索"保險+科技+服務"風險減量新模式,深化與行業(yè)協會、學術機構的合作,助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,以實際行動助力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(wěn)定、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。
來自中國災害防御協會、中國保險行業(yè)協會、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,江蘇省應急管理廳、江蘇省消防救援總隊、國家金融監(jiān)督管理總局江蘇監(jiān)管局、江蘇省保險行業(yè)協會、南京市應急管理局、揚州市應急管理局,中央財經大學、北京師范大學、南京大學、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政府機構、專家學者及企業(yè)代表出席活動,共同探討新形勢下基層應急能力提升、創(chuàng)新保險風險減量服務和舉措。
創(chuàng)新風險減量有效路徑
據介紹,此次“基層應急能力提升公益活動平安行”活動,旨在通過深化政產學研合作,營造一個全社會共同關注、共同參與的防災減災氛圍。本次發(fā)布的《城市重點消防安全與火災防控指引》系列科普叢書,是面向社會大眾普及城市火災防范知識、提高公眾安全意識的科普讀物,以通俗易懂的方式,深入剖析火災的災害與成因,全面解讀火災防控知識。該叢書從家庭消防安全到企業(yè)安全防范,從火災預警到初期滅火,從逃生自救到災后重建,通過案例剖析和使用操作指南,引導社會公眾掌握火災避險自救技能,為公眾保護生命財產安全呈現了一幅全方位、多層次的火災防范全景圖。
活動上,中國災害防御協會會長鄭國光表示,基層是防范化解災害風險的“最初一公里”和應對處置各類突發(fā)災害事件的“第一道防線”。進一步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,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。中國災害防御協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廣泛動員社會力量,助力提高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和應急處置能力。中國平安近年來廣泛運用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衛(wèi)星遙感、物聯網等先進技術,積極為客戶和社會提供實用性很強的災害保險和風險減量服務,有效助力提升全社會防災減災救災能力。
中國保險行業(yè)協會黨委委員、副會長王玉祥表示,中國保險行業(yè)協會高度重視風險減量工作,積極主動團結帶領并動員引導行業(yè),推動風險減量服務、助力防災減災救災,未來協會將強化專業(yè)合作交流,促進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新發(fā)展。
平安產險介紹,近年來通過廣泛運用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衛(wèi)星遙感、物聯網等先進技術,積極開展風險減量服務,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(fā)展。其中,平安產險自主搭建自然災害平臺——“鷹眼系統(tǒng)DRS2.0”構建了國內最完整的自然災害地圖,覆蓋暴雨、臺風、雪災、干旱等十余種自然災害模型,打造了災害預警、風險篩選等重要功能。截至2024年9月,鷹眼系統(tǒng)累計發(fā)出預警臺風、暴雨、洪水等災害預警信息超93億次,覆蓋6210萬個人及企業(yè)客戶,有效幫助企業(yè)和個人提升防災減災應急能力。